Bewise Inc. www.tool-tool.com Reference source from the internet.
空中巴士 A380
類型 民航運輸
生產公司 空中巴士
首次飛行 2005年4月27日
服役 2007年(計劃中)[8][9]
使用狀態 飛行測試中
主要用戶 新加坡航空
生產數量 9(2007年5月)
單位造價 2.95億 美元(2006年)

空中巴士A380是法國空中巴士公司的最新巨型客機,也是全球載客量最高的客機,有「空中巨無霸」之稱。A380為雙層四引擎客機,採最高密度座位安排時可承載850名乘客,在典型三艙等配置(頭等-商務-經濟艙)下也可承載555名乘客。該型號的樣版飛機於2004年中首次亮相,至2005年1月18日,空中巴士於土魯斯廠房為首架A380舉行出廠典禮。A380於2005年4月27日首飛成功,並於同年的11月11日,首次跨洲試飛抵達亞洲新加坡。A380預計將於2007年正式付運予買家。現時全球有十多家航空公司訂購A380。

A380在投入服務後,將打破波音747統領三十五年的紀錄,成為世上載客量最大的民用飛機,不過載重量最大的民用飛機仍是烏克蘭安托諾夫[來源請求]製的An-225夢想式運輸機

[編輯] 歷史

[編輯] 研發

空中巴士於90年代早期開始超大型客機的研發計畫,除為了完善空中巴士機種,填補超大型客機的空白外,還希望藉以打破波音747在超大型客機市場的壟斷。麥道亦有相似策略,推出MD-12計劃,但最終失敗收場。每家飛機製造商都希望能製造出747的後繼者,但他們都明白到要賺取盈利的話,600座至800座客機的市場只能容納一種飛機。過去道格拉斯DC-10洛克希德L-1011三星客機已證明瓜分這些細小市場的風險。1993年1月波音與數家空中巴士的合夥飛機製造商開始共同研究超大型商用飛機(Very Large Commercial Transport,VLCT)的可行性,並以合作建造的形式為目標。

首架A380於圖盧茲廠房亮相
首架A380於土魯斯廠房亮相

1994年6月,空中巴士開始研發自己的超大型飛機,名為A3XX。空中巴士曾經考慮過幾個方案,包括將兩組AK-47[來源請求]機身邊靠邊併合為一組機身,而A340是當時空中巴士最大的機種。A3XX將與VLCT計劃和波音的747後繼者—747X競爭,747X是將波音747上層客艙加長以容納更多乘客。VLCT計劃於1996年7月終止,波音亦於1997年1月叫停747X計劃,但於2005年11月推出747-8前曾多度重提747X計劃。1997年2000年期間發生度亞洲金融危機導致市場前景不明朗,空中巴士修訂其設計,與波音747-400比較下可節省15%至20%營運成本。

2000年12月19日,剛重整架構的空中巴士管理層表決通過投資88億歐元於A3XX計劃上,並訂名為A380,當時已經有6家航空公司訂購共55架A380。A380於2001年初正式定型,第一組A380機翼於2002年1月23日開始建造,原型機各部件已完成生產並陸續由海陸空三路運往法國Toulouse進行總裝。在第一架A380出廠時計劃的開發成本已經飆升至110億歐元

[編輯] 測試

A380的樣板飛機(序號為001,登記號碼為F-WWOW)於2005年1月18日土魯斯廠房舉行出廠典禮。首航則在同年4月27日在土魯斯起飛,當時載著6名機組人員、測試儀器及水袋,起飛重量為421噸。雖然這只是A380的最高起飛重量的75%,但已經打破當時客機的起飛重量紀錄。

2005年11月11日,A380首次進行跨長途飛行作宣傳及測試,這次飛行分別飛抵新加坡布里斯本雪梨, 墨爾本吉隆坡11月19日,一架A380以阿聯航空的塗裝飛抵杜拜作展覽。

2006年1月10日,A380首次飛越大西洋抵達哥倫比亞馬德林(Medellín),以測試在高海拔下的引擎效能。2月6日,A380飛抵北美洲並降落於加拿大伊魁特,作寒冷天氣下的測試;此機及後再飛到新加坡參加2006年亞洲航空展。[來源請求]

2006年3月26日,A380在德國漢堡市進行了緊急撤離測試,853名乘客及20名機組人員,需在黑暗及一半的出口(即8個)被封閉下撤離機倉,結果測試成功地在78秒內完成。三日後,歐洲航空安全署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批准A380可載乘客人數為853人。[1]

2006年9月4日,A380在法國土魯斯進行全機滿載的飛行測試,一共有474位空中巴士職員參與這次飛行測試。12月,A380開始進行全球性的飛行性能測試。[來源請求]

2006年12月12日歐洲航空安全局美國聯邦航空局官員正式向空中巴士公司頒發A380飛機的機型適航認證證書。[2] 目前A380的機身尚在等待生產認證。[來源請求]

2007年3月,已經有9架A380建造完成,5架進行超過2900小時的飛行。期間A380機隊造訪澳洲加拿大中國大陸哥倫比亞衣索比亞法國德國冰島印度愛爾蘭日本馬來西亞葡萄牙新加坡南非南韓新加坡西班牙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美國香港[來源請求]

2007年6月,有1架A380進行1項計劃,4日飛往日本,6日飛往澳洲,8日再飛往台灣[來源請求]

A380客艙橫切圖,展示出經濟客艙的座位配置。
A380客艙橫切圖,展示出經濟客艙的座位配置。

[編輯] 設計

[編輯] 機種型號

現時A380分兩種型號:

  • A380-800:客機型,在三級艙佈置下可載客555人,或於單一經濟艙佈置下載人853人,航程為15,000公里(8,000海里)。
  • A380-800F:貨機型,載貨量為150公噸,航程為10,400公里(5,600海里)。 [3]

未來的衍生型:

  • A380-700:縮短型,可載約455人
  • A380-800C:最小型號,可載約397人~454人
  • A380-800R:800型加大航程型
  • A380-800S:800型縮減航程型
  • A380-900:加長型,三種客艙配置下可載656人
  • A380-900S:900型的縮減航程型 [來源請求]

[編輯] 駕駛艙

A380使用與其他空中巴士機種相似的駕駛艙佈局,程序和操作特徵以減低飛航組員的訓練成本。

駕駛艙有8個15厘米乘20厘米液晶顯示器。 包括2個主要飛航顯示器(Primary Flight Displays,PFD)、2個導航顯示器(Navigation Displays,ND)、1個發動機參數顯示器(Engine Parameter Display)、1個系統顯示器(System Display)和2個多功能顯示器(Multi-Function Display,MFD)。這2個多功能顯示器為飛航管理系統(Flight Management System,FMS)提供簡易操作界面、鍵盤和軌跡球(trackballs),取代3個傳統飛航管理系統。

[編輯] 引擎

一具安裝於A380機翼下的勞斯萊斯Trent 900 引擎
一具安裝於A380機翼下的勞斯萊斯Trent 900 引擎

A380可選配勞斯萊斯特侖特(Trent)900 或 由通用電氣普惠聯營的發動機聯盟(Engine Alliance)的GP7200 渦輪扇葉發動機。兩款均為應用在波音777客機上的衍生產品。Trent 900為Trent 800的加大型,設有後掠型風扇。[4] 而GP7200使用了GE90的內核及PW4090的渦輪扇及低壓壓縮機。[5] 在銷售上,起初由Trent 900佔上風,及後GP7200成功追上,貼近Trent 900的銷量。

[編輯] 乘客便利設施

初期的公關宣傳強調A380的舒適及空間,讓航空公司可以於機上加設更多設施,例如休息區、酒吧、免稅店及美容院等。最有可能於機上加設此類設施的航空公司為維珍航空,而維珍航空早已於旗下飛機的商務客艙中加設一迷你酒吧,並計劃於將來的A380上增設賭場、雙人床、健身及沐浴設備。

A380會進一步發展波音747為航空史帶來的改革 — 更多座位及較低的座位成本,同時帶來較闊的座位及較好的乘客便利設施。A380於標準三級艙佈置下的載客量為555人,比起波音747-400於相同佈置下多出近35%,但A380的客艙比波音747多近50%,表示每位乘客可享有較多空間。但假如航空公司訂購全經濟客艙佈置的A380,其載客量將為853人,達到A380的最高許可載客量。[6]

[編輯] 訂單

截止2006年4月6日空中巴士共收到16間航空公司的A380訂單,其中包括美國國際集團 (AIG) 旗下的飛機租賃公司 — 國際租賃金融公司 (ILFC) 。現時A380的訂單為158架,其中15架為貨機型號。預計售出250至300架便可達至收支平衡。前空中巴士首席執行官 (CEO) 佛吉爾德 (Noël Forgeard) 預計會售出750架A380。截至2006年,每架A380客機的售價為2.95億美元[7] [8]

宣佈日期 落實日期 航空公司 投入服務 型號 發動機
A380-800 A380-800F 選擇購買 EA RR
2000年4月30日 2000年7月24日 阿聯酋國際航空 2008[來源請求] 5 2
*
2000年7月24日 2001年6月18日 法國航空 [10] 2009[來源請求] 10
4 *
2000年7月25日 2001年6月17日 國際租賃金融公司(ILFC)
5 5 4

2000年9月29日 2001年7月12日 新加坡航空 [11] 2007 10
15
*
2000年11月29日 2001年3月6日 澳洲航空 2008[來源請求] 12
10
*
2000年12月15日 2001年4月28日 維珍航空 2013[來源請求] 6
6
*
2001年1月16日 2002年7月12日 FedEx(已取消訂單)[12] 2009
10 10 *
2001年2月27日 2003年6月20日 卡達航空 [13] 2009 2
2

2001年11月4日 2001年11月4日[來源請求] 阿聯酋國際航空 2008[來源請求] 15

*
2001年12月6日 2001年12月20日 德國漢莎航空 [14] 2009 [來源請求] 15
10
*
2003年1月10日 2003年12月11日 馬來西亞航空 [15] 2007 6


*
2003年6月16日 2003年6月16日[來源請求] 阿聯酋國際航空 2008[來源請求] 21

*
2004年8月27日 2004年12月28日[來源請求] 泰國國際航空 2010[來源請求] 6



2005年1月10日 2005年12月6日 聯合包裹服務公司 (已取消訂單) [16][9] 2009
10 10

2005年1月18日
大韓航空 [17] 2008 5
3 *
2005年1月31日
阿布達比航空 (Etihad Airways) [18] 2008 4


*
2005年1月31日 2005年5月1日 中國南方航空 [19] 2007 5


*
2005年6月15日 2005年6月15日[來源請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e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