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wise Inc. www.tool-tool.com
Reference source from the internet.
钻石分级标准

钻 石 分 级

Diamond grading

前 言

本标准参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 ISO/FDIS 11211-1 《抛光钻石分级 第1部分 术语及分类》( 2002 年英文版)、 ISO/FDIS 11211-2 《抛光钻石分级 第2部分 检测方法》( 2002 年英文版)中的有关技术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GB/T 16554-1996 。

本标准与 GB/T 16554-1996 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棗未镶嵌钻石和镶嵌钻石的起始分级质量修订为 0.0400g (0.20ct) 。

棗对因优化处理而不被分级的样品范围进行了限定。

棗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棗颜色级别中去除了中文描述。

棗切工分级中增加了“测量项目和测量方法”。

棗质量称重准确度提高至 0.0001g 。

棗对附录 A 中“激光痕”的概念进行了扩充。

棗附录 B 中删除镶嵌钻石品质级别。

棗附录 B 中钻石颜色分级分为: D-E 、 F-G 、 H 、 I-J 、 K-L 、 M-N 、

棗附录 B 中增加镶嵌钻石切工分级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蓓莉、柯捷、田晶、郭涛。

本标准于 1996 年 10 月首次发布。本次为首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解释。

钻 石 分 级 

范围
适用范围
1.1.1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分级规则。

1.1.2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的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分级。

1.2 样品的适用条件

1.2.1 当样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本标准适用。

1.2.1.1 未镶嵌抛光钻石质量大于等于0.0400g(0.20ct);镶嵌抛光钻石质量在0.0400g

(0.20ct,含)至0.2000g(1.00ct,含)之间。

1.2.1.2 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颜色为无色至浅黄(褐、灰)色系列。

1.2.1.3 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的切工为标准圆钻型。

1.2.1.4 未镶嵌及镶嵌抛光钻石未经覆膜、裂隙充填等优化处理。

1.2.2 质量小于0.0400g(0.20ct)的镶嵌及未镶嵌抛光钻石分级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552 珠宝玉石 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 鉴定

GB/T 18303 钻石色级比色目视评价方法

3 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钻石 diamond

是主要由碳元素组成的等轴(立方)晶系天然矿物。摩氏硬度10,密度3.52(±0.01)g/cm3,折射率2.417,色散0.044。

使用“钻石”名词不考虑产地。

3.2

钻石分级 diamond grading

从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及质量(carat1))四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等级划分,简称4C分级。

3.3

颜色分级 colour grading

采用比色法,在规定的环境下对钻石颜色进行等级划分。
3.3.1

比色石 diamond master set

一套已标定颜色级别的标准圆钻型切工钻石样品。依次代表由高至低连续的颜色级别。

3.3.2

比色灯 diamond light

色温在5500K~7200K范围内的日光灯。

3.3.3

比色板、比色纸 white background

用作比色背景的无明显定向反射作用的白色板或白色纸。

3.3.4

荧光强度 fluorescence degree

钻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的可见光强弱程度。

3.3.5

荧光强度对比样品 masterstone of fluorescence degree

一套已标定荧光强度级别的标准圆钻型切工的钻石样品,由3粒组成,依次代表强、中、弱三个级别的下限。

3.4

净度分级 clarity grading

在10倍放大镜下,对钻石内部和外部的特征进行等级划分。

3.4.1

钻石的内部特征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包含在或延伸至钻石内部的天然包裹体、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缺陷(详见附录表A.1)。

3.4.2

钻石的外部特征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暴露在钻石外表的天然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缺陷(详见附录表A.2)。

3.5

切工分级 cut grading

通过测量和观察,从比率和修饰度两个方面对钻石加工工艺完美性进行等级划分。

3.5.1

标准圆钻型切工 round brilliant cut

由57或58个刻面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圆形切工(见图1)。标准圆钻型切工各部分名称见图2、图3。



冠部俯视示意图 亭部俯视示意图

图1 标准圆钻型切工冠部、亭部俯视示意图

图 2 标准圆钻型切工侧视示意图

图 3 标准圆钻型切工各刻面名称示意图



3.5.2

直径 diameter

钻石腰部圆形水平面的直径。其中最大值称为最大直径,最小值称为最小直径 ,1/2( 最大直径 + 最小直径 ) 值称为平均直径。

3.5.3

全深 total depth

钻石台面至底尖之间的垂直距离。

3.5.4

腰 girdle

钻石中直径最大的圆周。

3.5.5

冠部 crown

腰以上部分。有 33 个刻面。

3.5.6

亭部 pavilion

腰以下部分。有 24 或 25 个刻面。

3.5.7

台面 table facet

冠部八边形刻面。

3.5.8

冠部主刻面 ( 风筝面 ) upper main facet

冠部四边形刻面。

3.5.9

星刻面 star facet

冠部主刻面与台面之间的三角形刻面。

3.5.10

上腰面 upper girdle facet

腰与冠部主刻面之间的似三角形刻面。

3.5.11

亭部主刻面 pavilion main facet

亭部四边形刻面。

3.5.12

下腰面 lower girdle facet

腰与亭部主刻面之间的似三角形刻面。

3.5.13

底尖 ( 或底小面 ) culet

亭部主刻面的交汇点,呈点状或呈小八边形刻面。

3.5.14

冠部角 α crown angle α

冠部主刻面与腰部水平面的夹角。

3.5.15

亭部角β pavilion angle β

亭部主刻面与腰部水平面的夹角。

3.5.16

比率 proportion

各部分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包括以下要素(详见图 4 )。

3.5.16.1

台宽比 table

台面宽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 1 )。

--------------- ( 1 )

3.5.16.2

冠高比 crown



图 4

冠部高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 2 )。

----------------(2)

3.5.16.3

腰厚比 girdle

腰部厚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 3 )。

--------------- ( 3 )

3.5.16.4

亭深比 pavilion

亭部深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 (4) 。

----------------- ( 4 )

3.5.16.5

全深比 total depth

全深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 (5) 。



------------------ ( 5 )

3.5.16.6

底尖比 culet

底尖直径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 (6) 。

--------------- ( 6 )

3.5.17

修饰度 finish

抛磨工艺的评价。

4 颜色分级

4.1 颜色级别

4.1.1 颜色级别

按钻石颜色变化划分为12个连续的颜色级别,用英文字母D、E、F、G、H、I、J、K、L、M、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eway 的頭像
    beeway

    BW Professional Cutter Expert www.tool-tool.com

    bee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